top of page
作家相片品一品電商

[新零售]波司登導入阿里雲服務改善庫存,智能補貨系統減少缺貨損失21%,讓IT部門變成幫公司帶來獲利的部門



在3月29日的雲棲大會·南京峰會上,江蘇省經信委與阿里雲聯合啟動江蘇“1+30+300”工程,目標是推進江蘇省內30家“信息化、工業化”融合服務機構、300家製造企業高效利用雲計算、人工智能。幫助企業重構信息系統,實現數據驅動企業發展,推進企業的智能製造轉型。

江蘇省向智能製造的轉型並非紙上談兵。事實上,在此計劃發布前,阿里雲已經開始在工業領域進行探索。其中一個“化學反應”就發生在蘇州常熟:2016年初,波司登與阿里雲合作,開始用互聯網中間件技術來打造一個全新的“零售雲平台”。 短短5個月之後,波司登信息總監桂益龍坐在自己的辦公室裡,就可以實時監控全國3000多家門店的庫存和銷售數據了。

預測庫存有多難? 波司登這一擁有40年曆史、主打羽絨服的知名品牌,從11個農民和8台縫紉機起家,做到市值60多億港元的港股上市公司,不可謂不輝煌;但在經歷了上一個十年的高速發展之後,和絕大多數傳統服裝行業的品牌商一樣,如今的波司登也面臨不少嚴峻的挑戰。 “做零售是一件很苦但是又必須要做的事。”桂益龍感慨道。市場供應越來越多,競爭進入白熱化,門店租金和人力成本的上漲非常驚人,這些都是顯而易見的困難。 “傳統的代理分銷模式已不大適合企業發展,因為無論是從消費者反饋還是供應鏈體係來說,響應速度都太慢了。”

“慢”會帶來很多問題,首當其衝的,就是最常困擾服裝行業的問題------庫存。 對於一家有著3000多家門店的品牌商來說,“想要很精準地預測在什麼時間、把什麼貨挪到什麼地方,是非常困難的。”桂益龍將這種缺貨稱為“結構性缺貨”,貨是有的,但沒有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消費者有需求的地方。

高庫存“凍”住了企業的現金流,高缺貨又嚴重影響了用戶體驗。事實上,整個服裝行業都陷於這種矛盾的怪圈之中,罪魁禍首就是這一行業的“期貨”經營方式。每一季的新款在上市之前8-9個月時就已經定下,經銷商也會提前4-6個月將貨訂好。但是大半年之後,這些款式是否已經過氣?這一年的天氣如何,市場需要更薄的衣服還是更厚的?沒人知道。 再厲害的人也無法未卜先知,但總有些東西比厲害的人更厲害,比如說,數據 減少缺貨損失21%

在經過多種方案的討論和考察後,波司登決定跟阿里雲合作,利用互聯網中間件技術來搭建一個“零售雲平台”。通過這一云平台,將波司登的原本分散在各地的倉庫、門店的庫存數據,以及和線下割裂開的線上庫存數據,全部都“聚攏”在了一起,通過重構和打通,完全融合成一體。 “不需要再去各個系統裡查數據了,全都在這裡,隨時看得見。

“庫存中心”就是阿里雲為波司登打造的“中台”的一個組成部分。按照阿里雲互聯網那中間件“厚平台、薄應用”的理念,這個中台被搭建得很“厚實”,除了庫存中心之外,它還包括了全局共享的用戶中心、交易中心和訂單中心等。也就是說,整條交易鏈上的人、貨和交易信息,都匯聚成一個即時動態變化的“水池”,池中的“水資源”隨時可供上層的業務模塊和業務流程使用。

有了基於庫存中心的自動補貨系統之後,波司登大膽地將庫存“後移”,在試點區域取消經銷商倉庫,由系統自動為經銷商門店和直營門店補貨。 時至今日,零售雲平台已給波司登帶來了許多看得見的成效:庫存中心的智能補貨系統有效減少缺貨損失21%,售罄率同比增長10%。

但對於桂益龍和他的團隊而言,更重要的是這個平台提升了整個IT團隊的戰鬥力:“以前,IT部門就是個花錢的部門,除了運維,就是打申請買新的服務器。 ”而現在,借助新能源和新技術打造出的這一平台,提高了業務的協同和運營效率的同時,也幫助品牌提升了盈利能力,它讓IT部門成為了“賺錢”的樞紐。

對於很多老牌企業,尤其是製造業來說,在“新零售”來臨時,面臨的挑戰比新企業要多得多。 “'上雲'是唯一的一條路。”桂益龍說,這種IT架構層面的創新,成效並不是立竿見影的,“更像是用中藥來幫企業做整體的調理,需要的時間比較長,但這是在幫企業夯實基礎,把數據的力量變成企業齒輪轉動的動力。” 傳統行業的新零售之路還很長,但無論如何,波司登已經踏出了第一步。

SOURCE: 思路網

4 次查看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